2025年3月27日,国家卫健委(wei)同国家市场监督(du)管(guan)理总局发布(bu)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(he)9项标准修改单。
其中,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(tong)则》(GB 7718-2025)、《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(tong)则》(GB 28050-2025)这两项跟大家平时饮食和(he)生活(huo)相关度最(zui)高。那(na)么,最(zui)值得消(xiao)费者关注的(de)内容有(you)哪些?一文(wen)了解↓
“零添加”禁用
标签更规范方便
很多食品企业利(li)用消(xiao)费者追(zhui)求“天然”、不喜欢食品添加剂(ji)的(de)心理,采(cai)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声(sheng)称吸引消(xiao)费者购买。但这实际上误导了消(xiao)费者,污名化了食品添加剂(ji)和(he)食品行业。
新标准明确规定:
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“不添加”“零添加”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(qiang)调;
食品添加剂(ji)、污染物,以及法律、法规和(he)标准中规定的(de)不允许添加到(dao)食品中或不应存在于食品中的(de)物质,不得使用“无”“不含”等词汇及其同义语进行声(sheng)称。
为什么说“食品添加剂(ji)”零添加也不行?原因主要是有(you)以下(xia)几点:首先,批准使用的(de)食品添加剂(ji)都经过严格的(de)风险评(ping)估,合(he)规使用并没有(you)食品安全问题。而大多数食品的(de)生产(chan)都不可能完全脱离食品添加剂(ji)。最(zui)后,“零添加”的(de)提法,容易(yi)避重(zhong)就轻,让人忽略真正影响健康(kang)的(de)成分,严重(zhong)误导和(he)干扰消(xiao)费者选择。
除了禁止使用“零添加”“不添加”等误导性用语,这次修改强(qiang)化了定量标示要求,如食品名称中提及的(de)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标签里(li)标示含量。新标准的(de)这些举措都是为了有(you)效(xiao)规范行业乱象,减少对消(xiao)费者的(de)误导,以后大家在买东西的(de)时候遇到(dao)的(de)坑能少一些。
这次修改还推出了数字标签,以后买食品的(de)时候,可以用手机扫(sao)一扫(sao)食品包装上的(de)二维码,就能看到(dao)食品数字标签,同时可通(tong)过页面放(fang)大、语音识读、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。这样就不用担心字体小(xiao)、看不清食品标签的(de)问题了,尤(you)其是老(lao)年人。
保质期(qi)标示更直观
大家买食品的(de)时候都习惯看保质期(qi),但很多时候包装上往(wang)往(wang)只会(hui)写个生产(chan)日期(qi),我们得去标签找到(dao)保质期(qi),然后还要自己计算,相当麻烦。而此次新标准则要求预包装食品的(de)保质期(qi)直接以到(dao)期(qi)日的(de)形式标示,如“保质期(qi)至2025年12月31日”,这样保质期(qi)信息展示更为直观,就不用消(xiao)费者自己去计算了。
这比(bi)以前那(na)种生产(chan)日期(qi)+保质期(qi)天数的(de)方式更清晰简单了,也更方便大家直观判断(duan)食品可食用期(qi)限。同时规定保质期(qi)6个月以上的(de)食品可不标示生产(chan)日期(qi),仅标示食品保质期(qi)和(he)保质期(qi)到(dao)期(qi)日。
此外,新标准还规定了食品生产(chan)者可根(gen)据食品属性、食用特征等自愿标示预包装食品的(de)“消(xiao)费保存期(qi)”,供消(xiao)费者参考。那(na)么,这个“保存期(qi)”跟“保质期(qi)”有(you)什么区别呢?原来,保质期(qi)是品质最(zui)佳食用期(qi),而保存期(qi)是食品的(de)最(zui)后食用日期(qi),简单来说就是“过了保质期(qi)不好吃,过了保存期(qi)不能吃”。大家以后可以根(gen)据“消(xiao)费保存期(qi)”来判断(duan)食品的(de)最(zui)后食用日期(qi)。
不过,也要特别提醒大家,一定要按照标签标示的(de)贮存条件存放(fang)食品,不恰当的(de)贮存会(hui)缩短食品保质期(qi),影响食品安全和(he)质量。
更体贴特殊人群
部分人群对食品有(you)着特殊需求,这次很多修改也照顾到(dao)了这些消(xiao)费者。
首先是增加了强(qiang)制标示食品中的(de)八大致敏物质信息。新标准要求,当预包装食品使用含麸(fu)质的(de)谷物、甲壳纲类、鱼类、蛋(dan)类、花生、大豆、乳、坚(jian)果八大类食品及其制品作(zuo)为食品配料时,需要在配料表中以加粗、下(xia)划线等强(qiang)调方式,或在配料表下(xia)方通(tong)过致敏物质提示语,提示食品中含有(you)的(de)致敏物质。有(you)相应食物过敏史的(de)人群,以后可以特别关注食品标签上致敏物质的(de)提示信息。
不过也要提醒大家,现在有(you)一些产(chan)品在打“无敏食品”的(de)概念。但此次标准中只是明确了这8种致敏食物。现在一些“无敏食品”也仅是说没有(you)这几种过敏原。但是依然可能存在导致其他人过敏的(de)其他过敏原,所(suo)以,千万(wan)不要以为吃了所(suo)谓的(de)“无敏食物”就不会(hui)过敏了。实际上,绝对“无敏”并不存在,因为过敏原种类繁多,且每个人的(de)过敏反应存在个体差异,目前全球范围内也尚未对“无敏食品”有(you)明确定义。
除了过敏方面的(de)内容,本(ben)次修订的(de)特殊医学用途(tu)婴儿配方食品通(tong)则,还新增了生酮配方、防反流配方、脂肪代谢异常配方等6个产(chan)品类别,以服务有(you)特殊需求婴儿,同时也覆盖了部分罕(han)见病的(de)婴儿群体,体现了对特殊人群的(de)关怀。
强(qiang)制营养成分的(de)标示更全面
强(qiang)制标示的(de)营养素(su)从“1+4”,即能量和(he)蛋(dan)白质、脂肪、碳水(shui)化合(he)物、钠(na)扩展为“1+6”,增加饱和(he)脂肪(酸(suan))和(he)糖两项,同时增加标示“儿童(tong)青少年应避免过量摄(she)入盐(yan)油糖”。
饱和(he)脂肪摄(she)入过多不利(li)心血管(guan)健康(kang)。但是我们的(de)调查显示,中国居民对饱和(he)脂肪酸(suan)及其与健康(kang)的(de)关系认知仍然模(mo)糊,接近70%的(de)人不知道饱和(he)脂肪酸(suan)摄(she)入过量不利(li)健康(kang),这与专业界的(de)认知存在很大距离。
这次在标准中增加了标示要求,也是为了更好地(di)帮助大家落实减盐(yan)、减油、减糖“三减”健康(kang)生活(huo)方式,减少肥(fei)胖、心脑(nao)血管(guan)疾病、糖尿病等疾病的(de)发生率。
新标准的(de)发布(bu),对于食品行业及消(xiao)费者来说都是好事,相信这会(hui)更科学地(di)指(zhi)引食品行业的(de)发展及消(xiao)费者的(de)饮食。对于未来,建议要注意两点:
作(zuo)为食品企业应规范宣传,营销别耍(shua)“小(xiao)聪(cong)明”。从这次最(zui)新标准的(de)更新情况来看,食品标签的(de)规范化发展是必(bi)然趋势。国家也在尽量通(tong)过完善标准将一些误导宣传从根(gen)源上消(xiao)灭掉。严格的(de)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将倒逼(bi)食品生产(chan)企业规范生产(chan),提高产(chan)品质量,减少虚假宣传和(he)不正当竞争。
作(zuo)为消(xiao)费者,我们应当稍微花一点精力学会(hui)看标签。因为新标准的(de)发布(bu)只是第一步。消(xiao)费者真的(de)会(hui)看标签会(hui)选择食品才是关键,后续大家要主动学习食品标签信息,学会(hui)辨别食品的(de)真实属性,从而更科学、更自主地(di)选择食品,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(he)健康(kang)素(su)养,养成健康(kang)的(de)饮食习惯。
来源:科普中国
Copyright ? 2000 -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.